相关栏目
    院系热点
    首页 » 学院新闻 » 正文

    广州理工学院“筑典兴乡,锦绘高明”实践团‖2025年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佛山市“追着风吹麦浪,寻文典富硒米香”活动

    发布时间:2025年07月19日 来源: 建筑工程学院 字体大小:


    (通讯员:莫翘恺)为了助力国家可持续发展,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,恰逢国家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纵深推进与农业农村部“富硒功能农业科技服务团”项目全国落地之际。7月19日上午,“筑典兴乡,锦绘高明”实践团抵达佛山市高明区文典村开展了“追风吹麦浪,寻富硒米香”活动。

    天然富硒优势曾因分散种植陷入困局。“早年稻谷每担仅卖160元,还得看收购商脸色。”村民的感慨道出过往艰辛。转机始于2017年,返乡青年带领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,推行“五统一”模式——统一采购省农科院稻种、免费发放农户、标准化种植、统一包装、品牌化销售。变革立竿见影,稻价跃升至300-400元/担,年销量从4万斤增至8万斤,农户收入翻番。

    2009年勘测发现,一条硒矿矿脉穿村而过,土壤硒含量达周边5倍以上(0.315mg/kg),稻谷硒元素稳定在0.04mg/kg以上。同时硒元素被科学证实为“抗癌卫士”,可增强免疫力、抗氧化,对心血管病、糖尿病等40余种疾病具有预防作用,并且文典村方圆十里内无任何工厂,环境优美。稻谷经富硒土壤滋养以及云勇林场山泉水的浇灌,米粒晶莹饱满,烹煮后香气扑鼻、口感软糯,获评“高明十大手信”。

    文典村用一粒米证明,乡村振兴的密码,藏在对土地价值的深度觉醒中。从无人问津的“空心村”到省级“百千万工程”典型,这座古村以“硒”为笔,书写着农业强、农村美、农民富的鲜活范本——这里飘散的稻香,终将凝成中国乡村共富路上的星辰。

    此次文典村富硒大米产业调研活动,成为撬动乡村产业升级的支点,文典村将“硒资源”转化为“硒经济”,为乡村振兴注入可持续动能,同时让实践团师生深切体悟到一粒米撬动乡村振兴的力量与智慧。接下来,实践团将系统梳理调研成果,把坟典村的天然硒土资源开发模式、"五统一"标准化生产体系、农文旅融合创新路径融入专业研究与社会实践,以青年智慧赋能富硒产业链升级,为"百千万工程"下的特色农业振兴与乡村共富贡献创新方案。

    富硒大米培育标准化试点单位

    文典村富硒米

    何主任为实践团讲解富硒米

    实践团成员实地观察富硒米

    合照留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