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关栏目
院系热点
首页 » 学生工作 » 学生活动 » 正文

广州理工学院“筑典兴乡,锦绘高明”实践团‖2025年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佛山市明城镇云勇森林公园调研活动

发布时间:2025年07月18日 来源: 建筑工程学院 字体大小:


(通讯员:李乐欣)为积极响应“百千万工程”号召,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、提升公共服务质量,助力国家可持续发展与全球生态治理,7月18日上午,广州理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“筑典兴乡,锦绘高明”实践团师生一行前往佛山市高明区明城镇云勇森林公园开展暑期 “三下乡” 社会实践调研。

步入云勇森林公园,层峦叠翠,林木蔽日。这里负离子含量常年保持在每立方厘米2万个以上,鸟鸣虫唱相闻,草木清香沁人。很难想象,这片如今的“生态宝库”,在70年前曾是一片水土流失严重的荒山。“1958年建场时,这里多是裸露的红壤,植被覆盖率不足30%。”森林公园老职工李婶回忆道。一代代云勇人秉持“愚公移山”精神,肩扛锄头、手提树苗,在陡峭的山坡上凿坑种树,成功引种马尾松、杉树等先锋树种。如今,森林公园内记录有植物1300多种、野生动物200多种,其中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桫椤成片生长,穿山甲、小灵猫等珍稀动物频繁现身。2023年,森林公园获评“广东省首批省级林长绿美园”,其生态修复模式被纳入全省林业示范案例。

生态保护,既要 “铁脚板” 的坚守,更要 “智慧脑” 的赋能。云勇森林公园内的佛山市云勇森林公园消防基地里,一块巨大的电子屏实时显示着林区的温度、湿度、火情监测等数据,无人机巡航画面和地面监控影像随时切换。“我们已建成‘天空地’一体化监测系统,120个智能传感器遍布林区,可实时预警火情、病虫害和人为干扰。”消防基地消防员介绍,通过引入卫星遥感、AI图像识别等技术,森林公园将火灾处置响应时间缩短至15分钟内,病虫害防治准确率提升至90%以上。

从政策护航到科技赋能,从专业管护到全民参与,云勇森林公园的生态保护正迈向更精细、更系统的新阶段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生态屏障,这片林海的每一次呼吸,都与湾区的生态安全紧密相连。守护云勇,就是守护未来——这既是佛山对生态保护的承诺,更是写给大湾区的绿色答卷。守护绿水青山,最终是为了惠及民生。云勇森林公园在严格保护生态的前提下,适度开展科普教育、生态研学等活动,让市民共享生态红利。

此次云勇森林公园调研活动,让实践团师生深刻感受到生态保护的艰辛与成就。接下来,实践团将梳理调研成果,把云勇的生态修复经验、智慧管护模式融入专业学习与实践探索中,以青春力量助力“百千万工程”,为乡村生态振兴与绿色发展贡献智慧。


云勇森林公园风景

当地居民李婶向实践队员介绍云勇森林公园历史

消防员给实践队员们科普森林防火相关知识

合照留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