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通讯员:陈奕)为扎实推进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,3月4日下午,土木工程系召开月度工作例会。会议由系主任陈铃培系主任主持,全体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齐聚一堂,围绕毕业设计答辩、教学大纲编制、招生培养衔接等重点工作展开深入研讨,系统部署下一阶段任务。
会议现场图
严控质量关口 科学规划毕业答辩
会议将2025届毕业设计答辩作为首要议题。根据安排,答辩工作将于4月中上旬全面启动,各答辩小组需在3月底前制定时间表并预留二次答辩空间。为确保论文质量,系部明确要求全体毕业生须于3月中下旬返校集中完善论文,并于4月前通过维普系统完成定稿提交。陈铃培主任特别强调,将统一规范论文续表格式标准,建立答辩教师提问题库,并通过邀请外聘专家现场参与等方式,多维度提升答辩工作规范性。
聚焦行业前沿 优化选题体系
为适应智慧建造、绿色基建等行业发展新趋势,会议决定自2026届起新增"市政道路与桥梁工程综合设计""基础工程与基坑协同设计"两大选题方向。后续将持续跟踪行业动态,构建涵盖检测技术、防灾减灾、建筑信息化等领域的立体化选题体系,着力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。
夯实教学根基 推进大纲修订
针对教学大纲编制工作,会议划定三大任务节点:要求各课程负责人于4月中旬前完成建环专业大纲初稿,全系教学大纲汇编须在4月底形成完整体系。重点强调梳理"先修课-核心课-拓展课"的逻辑链条,通过强化课程衔接提升人才培养的系统性。
深化产教融合 赋能教师发展
面对行业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,会议提出构建"教师发展-学科建设-人才培育"的良性循环机制。重点支持教师在检测技术、智能建造、市政水利等前沿领域深化研究,通过校企联合攻关、实践基地共建等方式提升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,推动专业建设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。
陈铃培主任在总结中强调,全系教师要秉持"以学生发展为中心"的理念,高标准完成毕业设计指导、大纲编制等重点工作,在选题创新中彰显工程教育特色,在过程管理中筑牢质量生命线。
会议号召全体教职员工锚定"新工科"建设目标,以锐意进取的实干精神推动土木工程系内涵式发展,为培养适应行业变革的卓越工程人才持续注入新动能。
陈主任部署工作